茶文化自然是當地華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閑暇的時候泡上一壺茶,與朋友品茗談天可以說是馬來西亞當地華人生活寫照的必不可少的一個鏡頭。對馬來華人來說,老茶既是生意也是鄉愁。
現居住在馬來西亞的華人,他們的祖先大多數是在17世紀,中國閩粵區華人遷移過去的,出于對故鄉情懷的不舍,都將早起中國沿海一帶的風俗文化及宗教信仰等都傳承了下去,飲茶文化也是。
在馬來西亞,六堡茶大約100年前就已經是流落南洋的中國人化解鄉愁的信物。特別是在錫礦區,它是礦工和礦老板祛暑保健的必備飲料。馬來西亞氣候炎熱濕潤,錫礦里的工人經常頭頂烈日,膝蓋以下長期浸泡在水里,經常中暑、得風濕病、發瘴氣,工人們發現那些常喝從家鄉帶來的六堡茶的人很少得病,六堡茶因此才在礦區流行。上世紀70年代,錫礦衰敗,大量六堡茶封存起來,被時代與歲月遺忘,直到普洱老茶的品飲之風興起,價格逐年升高,接近天價,這種歷史悠久的茶,再一次被關注與禮遇。
茶文化自然是當地華人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閑暇的時候泡上一壺茶,與朋友品茗談天可以說是馬來西亞當地華人生活寫照的必不可少的一個鏡頭。當地的華人也深知茶葉所具有的獨特藥療功效,因為當地的中藥店也有收藏到六堡茶做為藥材。除此以外,茶在當地華人的宗教活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這里的大多數華人都有信奉佛教、道教的傳統,在用茶水貢奉神佛之后他們會將茶水拿來飲用,以圖得驅邪保平安的好意頭。在這樣的歷史氛圍下,自然不少華人喜歡上了茶這一獨特的可收藏的“飲料”。
經過百年繁衍,馬來西亞華人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他們推崇老茶的陳味,也愛明清老茶具,因緣際會的存留和留心的尋找,讓馬來西亞成了一個老茶寶庫。對馬來華人來說,老茶既是生意也是鄉愁。
1987年元旦由17個有留學臺灣地區背景的年輕人入股創辦的紫藤茶藝館開張,它是家連鎖店,也是馬來西亞最早的茶藝館。它的初衷是在馬來西亞建立文藝空間,沒想到卻成了茶藝傳播的載體。
跟茶藝館一起流行起來的還有新的喝茶方式。
從前馬來西亞的華人家庭,永遠都是在桌子上放一個籮筐,里面有一壺茶、一壺水,小孩子渴了就去喝。每一個家里都是這樣,不同的只是茶葉的種類。在馬來西亞,從家里喝的茶就能看出這家人的籍貫,福建人和潮州人喝鐵觀音、廣東人喝大葉,現在分得詳細就是六堡茶和普洱茶,客家人喝綠茶,福州人喝香片。馬來西亞家庭從前都是大壺泡,而紫藤茶藝館用的是小壺,很精致。
這樣的喝茶方式逐漸被更多的人接受,茶藝館也從文藝空間轉向更加專業化。大家對水和茶具也講究起來,泡茶玩名家壺、老壺,煮水用好的鐵壺,杯子最少也是民國時期的,可以提升效果。有的人還專門去中國的古玩市場找杯子,買沉船的杯子,也上網從歐洲拍賣外銷瓷,老茶那么貴,搭配要好一些。
久而久之,愛茶的朋友、學生越來越多,大家聚集在一起喝茶,主人都布置自我喜好的茶空間,收藏老壺與老茶,有自己講究的泡茶方法。泡茶講究一片清明,馬來西亞品茶、藏茶的土壤靠著這些喝茶的人變得越來越肥沃。
茶也因此從以往單純的實用價值變成了有寄托、有情懷的物什。
六堡茶購買,請加微信號【lbczj789】,或點擊淘寶店六堡茶之家進入購買。
九月 13, 2017 10:01 下午 沙發
你家的茶雖然不多,但的確很有特點,我比較好奇的是,你們的茶是怎么選的,有什么評判標準嗎?
有的,我們根據經驗總結及對行業、市場的理解,制定了一套六堡茶評價體系,這個體系非官方,也很主觀,但卻是我們尋茶的價值判斷標準,也適用于茶友,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們做了一套六堡茶評價體系,也許能更客觀地評價一款茶!》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