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茶不能喝!大部分人對茶會有這個印象停留,無論是老人家的口口相傳,還是自己的直覺,都覺得隔夜的茶就是不能喝!
而中國茶葉種類繁多,有一類茶,它隔夜也能喝。
“六堡味厚隔宿不變”,這是清同治版《蒼梧縣志》中的一句話,也是對六堡茶特點最早的文獻記載,換句話說六堡茶可以隔夜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沒有哪個茶會有這樣“隔宿不變”的歷史記載。
▲蒼梧縣志中對六堡茶的描述
我想用兩個實驗來告訴大家,其實,六堡茶真的可以“隔夜不餿”!
記得兩個月前的六堡之行,鎮上一位老茶人告訴我,舊時鎮里的人們為養家糊口會到山里鉤松香(又稱“采松脂”)來賺取一些收入,由于是大熱天,人們將六堡茶裝到葫蘆里帶進山,當做消暑解渴之用,有時為了方便作業,葫蘆會被掛在樹上或者放到山里的溪水中,一放就是好幾天,連續放一個月也不餿。
為了驗證六堡茶是否真的那么神奇,我們做了兩個實驗,結果如何呢?請繼續往下看。
實驗一:六堡茶PK其他茶類,看誰先變質
隔夜不餿,顧名思義就是茶在放置一夜后不會變質,所以,我找了4款不同類型的茶,觀察茶湯顏色及香氣的變化,檢驗是不是只有六堡茶才會這樣。
1、實驗準備
我選的茶分別是:獅峰龍井、老壽眉、普洱生茶、六堡農家茶,為了保證實驗的可靠性,我把每款茶的投茶量定為4g,采用下投法,水溫控制在90℃。
▲從左到右依次是綠茶、白茶、生普、六堡茶
2、實驗過程
第一天
時間:12:00
天氣:晴
溫度:23℃
▲第一天靜置2個小時后的茶湯,從左到右依次是綠茶、白茶、生普、六堡茶
茶湯顏色方面,剛沖泡結束時,四種茶湯的色澤是其正常的顏色,淺綠色、琥珀色、黃綠色和淺黃色。靜置2小時后,茶湯變凉,此時,生普開始變得渾濁,且表面上浮著一層類似“膜”狀的物質,反觀綠茶、白茶以及六堡茶,茶湯還是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透亮。
氣味方面,綠茶散發著清香,白茶透著小麥香,生普的花香以及六堡茶的花果香都在靠近公道杯的一瞬間嗅到,四種茶均沒有出現餿味。
第二天
時間:12:00
天氣:晴
溫度:25℃
經過一晚的放置,所有茶湯已被氧化成橙色或者橙紅色。生普的茶湯依然十分渾濁,從下圖可以看出,除了生普,其他三種茶都能透過湯色看到杯底的白紙黑字。令人意外的是,這四種茶都沒有變餿,只不過茶香已不如第一天般明顯。
▲第二天靜置12個小時后的茶湯,生普十分渾濁
第三天
時間:09:00
天氣:晴
溫度:20℃
不知不覺到了第三天,綠茶開始出現“餿味”,觀察茶湯與昨日無異,而其他三款茶依然“堅挺”,除了湯色變得稍深外,仍然沒有“餿味”。由此,綠茶率先被淘汰出局。
▲第三天,表面上無任何霉絲的綠茶,已有餿味
第四天
時間:10:00
天氣:陰
溫度:23℃
轉眼到了第四天,原本的茶香幾乎已被揮發殆盡,若是有“餿味”,很容易就能聞到。
湊近一看,白茶、生普茶湯上均長出了霉絲,聞之,一股酸餿味撲鼻而來,再看六堡茶,不但沒有發霉,餿味也聞不到,結果已了然,六堡茶勝出。
至此,實驗結束。
▲第四天:白茶的茶湯上飄著霉絲
▲第四天:生普的茶湯上隱約看到霉絲
▲第四天:除六堡茶外,其他三款茶全部發霉
實驗小結
之所以采取這樣的實驗方式,是想在一個較為極限的狀態下,通過觀察茶湯的表現反推茶的特質,由此找到六堡茶隔夜不餿的秘密。顯然,經過四天的靜置,六堡茶的茶湯既沒有變渾濁,也沒有發霉現象,更沒有出現餿味,因此,我們認為這個茶是沒有變質的。
實驗二:現代工藝六堡茶PK傳統工藝六堡茶
其實,這個實驗有點無心插柳。
一個多星期前,為了找最合適悶泡的茶品,我選了兩款不同制作工藝的六堡茶來實踐,分別是2013年的現代工藝六堡茶和2018年的傳統工藝六堡茶,操作步驟比較簡單,取適量茶葉,按照1:150的茶水比例放入保溫壺里,悶了一段時間后我便倒出來試,然后剩下的茶湯就給忘了,留在保溫壺放著,直到昨天下午才被發現。
我嘗試著倒出來,意外的是兩款茶竟然都沒有發餿,也還能入口?,F代工藝六堡茶湯色接近醬油色,滋味濃郁厚重,有些許發苦;傳統工藝六堡茶入口更順滑,口感更為綿軟細膩。
▲左邊:現代工藝六堡茶,右邊:傳統工藝六堡茶
以上兩個實驗,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哪種工藝制成的六堡茶都具有隔夜不餿的特點。這或許是因為六堡茶湯有很強的抗菌能力,雜菌很難入侵滋生,使得茶不容易發餿變質。由此,我們推測這可能與生產六堡茶的工藝、氣候、地理環境、微生物種群等有關,至于具體是何種因素導致,我們不得而知,更有效的科學實驗就留待專業人士來做吧。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也說明了六堡茶的品質是有其過人之處的。
六堡茶這種隔夜不餿的品質在茶葉的種類里算是比較罕見的,說一個鮮活的例子:上世紀80年代,馬來西亞一家茶葉銷售商,在六堡茶中添加普洱茶,變成“新六堡茶”出售,結果這批茶根本賣不動,原因竟然是這茶悶泡一夜后就會發餿,不符合當地華人的品飲需求,大量消費者反映其不是真正的六堡茶。
現在很多茶友都會隔夜悶泡一壺六堡茶,因為白天工作繁忙,晚上提前悶泡好,早上帶到工作環境中,既能解渴,滋味也不錯,操作簡單、方便。
保溫杯悶泡六堡茶,正在成為很多人的日常標配。
九月 13, 2017 10:01 下午 沙發
我以為黑茶只有熟普和安化,竟然還有六堡茶,學習了!有機會一定試試。
多謝,六堡茶以前一直銷往東南亞市場,國內的人不怎么知道,也是十多年前才開始慢慢在國內市場升溫。